»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4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数码手机] 【普法文章两篇】《解读乔布斯:产品》《梦想家乔布斯与首富比尔·盖茨的恩怨情仇》

面对数码区小白果黑四处横行,世风日下,特转两篇文章普一普水果大法~

-----------------------------------------------------------
文章一:解读乔布斯:产品
http://www.ifanr.com/50533

Apple I


1976 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乔布斯与沃茨联手推出 Apple I,这是他们第一次在个人电脑领域推出产品。 Apple I 在销售时,是一个包含了各种芯片、已经组合好的电路板,连上屏幕和键盘便可开始工作。当时其它的个人电脑产品,则需要用户自己手动安装每一个零件。
Apple I 虽然不是一台完整的电脑产品。但在当时个人电脑还属于技术发烧友的玩物,Apple I 以这种“即插即用”的方便特性,赢得了这部分玩家的心。Apple I 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为个人电脑提供了“一体式封装”的理念,把组装好的电脑卖出去,让人不再亲自动手一个个的组装零件,降低了个人电脑的门槛。这种理念成为个人电脑经典的销售模式,如今每个销售个人电脑的商家,都把电脑的每个零件封装到一块,打包好再卖给消费者。


1976 年 4 月,这款产品在 Palo Alto 的 Hombrew Computer Club 展示,7 月开始以 666.66 美元公开出售,1977 年 8 月停止销售。
Apple IIApple I 的热卖,让乔布斯和沃兹喜出望外,于是他们决定趁热打铁,开始推出第二款个人电脑产品。
对比 Apple I,Apple II 更像是正式销售的产品,而前者看起来是玩票的作品。 Apple II 仅提供一个主机销售,然而由于其优雅的机身,即使放在办公室里也不显突兀;它的电路板上包含高达 8 个扩展槽,令其成为发烧友所热烈追捧的产品。
Apple II 在加入软盘驱动器之后,开始搭载操作系统“Apple DOS ”,随后被能支持分层文件系统和较大容量储存设备的“ProDOS”取代。 Apple II 在 1977 年 4 月于 West Coast Computer Faire 首次发售,它在商业上大获成功,之后苹果陆续推出基于 Apple II 的产品,使 Apple II 成为一个个人电脑系列。
比起 Apple I 的“一体封装”理念,Apple II 则为个人电脑提供了“高拓展性”。在硬件上 Apple II 提供 8 个扩展槽,让发烧友、第三方厂商生产提高 Apple II 性能的配件,比如提供额外的内存,提供图形处理性能等等;除了扩展槽,最重要的还是提供了软盘驱动器,让用户能够自己重装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以及安装软件,为高拓展性的软件环境提供了硬件基础。
在软件上,苹果引入了操作系统,为第三方开发软件提供了可能性,Software Arts 在 Apple II 上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款表格处理软件 VisiCalc,成为 Apple II 上的杀手级应用。它让 Apple II 不再是发烧友的玩物,让 Apple II 具备处理商业表格的能力,使 Apple II 拥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
Apple II 是革命性的产品,它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奠定个人电脑的基本形态——高拓展性的硬件软件配置和关键性的软件应用。 除了以上开创性的品质以外,Apple II 还以质量可靠,运行稳定著称。沃茨曾十分骄傲的说:“没有什么电脑比Apple II更可靠了,它几乎从不出错。今天,你可以很容易从 eBay 上买一台二手 Apple II,它仍然可以工作。”
直到 1993 年 12 月 Apple IIe 从苹果的产品线上移除,Apple II 一共生产了 5-6 百万台。
AppleIII & III+
面向商业用户设计的 Apple III 在 1980 年年发售,是苹果历史上第一款搭载软盘磁碟机的机型,同时也是苹果历史上第一款失败的产品。
它采用改进过的 Sophisticated Operating System,以模拟的方式兼容 Apple II 的软件,但兼容性不佳,导致成 Apple III 无软件可用的局面。
Apple III 采取金属机箱但应乔布斯的“安静运行”的要求,机身内部却不配备散热风扇,而应美观要求,机箱上也没有开散热孔,以上两个设计导致机器发热量巨大,尽管工程师为它配置了体积巨大的金属散热片,但无济于事。用户经常抱怨 Apple III 各种各样因为过热所导致的问题,比如屡屡死机、芯片直接从主板上脱落、软盘从磁碟机拿出来时“烤焦”了等等。
Apple III 的售价高昂,根据配置不同 4340 到 7800 美元之间。同时 Apple III 的竞争对手开始出现,IBM 在 1981 年解开 IBM-PC 的面纱。 结果,Apple III 在商业上经历惨败,从 1980 年 6 月开始发售,到 1985 年 9 月停售,5 年时间售出不到 65000 台。 从现在来看,Apple III 是一个具备超前设计理念的个人电脑。让我们回顾 2009 年推出的第二代 Macbook Air,它采用了“Unibody” 一体化成型的金属机身,看不见散热孔。
  Lisa


Lisa 于 Apple IIe 同期发售,它是苹果历史上,也同时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款搭载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它搭载的操作系统名为 LisaOS。



然而,除了图形界面以外,Lisa 没有什么可取之处。由于苹果到了后期精力集中在“Macintosh”项目上,导致 Lisa 上缺乏第三方应用。尽管 Lisa 搭配了在当时看来强大的硬件,5Mhz 的处理器,5MB 的硬盘,12 寸分辨率位 720 x 364 的显示器,但高昂的售价 9995 美元,叫人望而却步。


苹果后续还推出过 Lisa 2,硬件配置更强大,价格更便宜。后来,Lisa 系列被改名为 Macintosh XL,搭载了 MacWorks 操作系统,可以让 Lisa 模拟运行在 Macintosh 系列的操作系统 Mac OS。 1986 年 8 月,Lisa 停售。
Macintosh


苹果在 1984 年曾发布名为“1984”的令人震撼的广告,目的是为了宣传新的电脑产品系列 Macintosh,它是如今我们熟悉的 iMac、Macbook 等以 Mac 为名系列产品的鼻祖。


从硬件上看,它延续 Apple I 时就提出的“一体式封装”概念,并将之发扬光大。除了鼠标键盘以外,Macintosh 将显示器、电脑主机、软盘磁碟机都集成到一个机箱里面。而为了能够配合图形操作系统的操作,它是世界上搭配鼠标出售的个人电脑。随着以后图形操作系统的流行,鼠标成为了个人电脑的标准配置。


从软件上看,它搭载以后被成为 Mac OS 的 Mac System Software 的图形化操作系统,是世界上第一款成功商业化的图形操作系统。比起 LisaOS 来说,Mac OS 更加简单、高效。


Macintosh 是一款具有革命意义的个人电脑,它开创了新的个人电脑时代,一个具备图形化操作界面、对用户更加易用的个人电脑时代。
iMac G3
在发布第一代 Macintosh 电脑之后,众所周知,乔布斯被迫离开了苹果。直到 1996 年 10 苹果收购 NeXT 后,他才返回苹果。在提出“Think Deference”的口号之后,苹果首先呈现不一样的电脑产品,就是 iMac G3。
1998 年 8 月 15 日, iMac G3上市。iMac 继承最初 Macintosh 的“一体化封装”。而最大的不同,则是它美丽的外观。在 iMac G3 之前,电脑留给人的感觉都是硬梆梆的白色塑料壳,外观上相当的死板,最糟糕的是,大家都这么设计。
而像 G3 大胆采用半透明彩色外壳的设计,视觉效果相当惊艳。除了彩壳以外,G3 的机身设计加入了很多曲线,几乎看不到有直线的地方,让人感觉相当柔和。这两点外观上的不同,让 G3 产生了很大的视觉冲击力。而苹果还为 G3 提供了换彩壳服务,拥有 13 种不同颜色的外壳。
毫不夸张的说,即使到了今天,G3 的外观也不过时。作为一台“美丽”的电脑,iMac G3 得到市场的认可,成为当年最畅销的电脑产品。
而从 iMac G3 开始,苹果的工业设计开始爆发,让电脑变得时尚、潮流。
iPod
2001 年 10 月 23 日,苹果发布 iPod,成为当年最畅销的数字音乐播放器。
尽管乔布斯在发布 iPod 在发布时,强调 iPod 是能够储存“1000 首音乐”的数字音乐播放器,而且 iPod 保持了 G3 以来光洁时尚的外形。然而,iPod 真正消费者的,是独特而便利的滚轮式操作。用户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滚轮来选择歌曲,升高降低音量。
iPod 需要通过 iTunes 来管理存放在它上面的音乐文件,而到了 2003 年 iTunes Music Store(线上音乐商店)上线,让 iPod 不仅仅是一款数字音乐播放器,还是数字音乐的销售地,苹果负责在自己的数字产品上销售这些数字音乐,而取得的利润则与音乐出版商分成。乔布斯开创了另一种音乐销售方式,适应网络时代的特点,启动了繁荣的数字音乐市场。此后,苹果多次利用这种模式,巩固自己产品的地位,姑且称之为“Store 模式”。
iPod 是具备革命意义的数字音乐播放器,在其它的厂商不停的推出更大容量,更高音质的产品的时候,引入数字音乐销售模式,一举让 iPod 变得不仅仅是 iPod,使用户产生巨大的依赖性。其结果就是,iPod 由始至终都是最流行的数字音乐播放器。
在最近 iPhone 4S 的发布会上,苹果 Tim Cook 宣布 iTunes 音乐下载量突破 160 亿,iPod 销售量突破 3 亿。
iPhone
2007 年 1 月 9 日,iPhone 登台亮相,获得当年《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奖,《时代》形容 iPhone 是首部“真正掌上电脑”。
除了机身外观上让人感到简约优雅以外,iPhone 所运行的简化版 Mac OS 也具备同样素质的优雅。精细的应用图标以及不同界面转换之间的动态效果,在视觉上让人感到舒适。因此,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iPhone 的美观远远超出当时流行的 Windows Mobile 甚多。
美观是苹果一直以来产品设计的要求,而 iPhone 还具备功能性的创新。它独创性的使用称为“多点触控(Multi-touch)”技术,让用户用极为直觉的方式来操控手机,摆脱累赘的触控笔。尽管多点触控技术技术出现的时间很早,但第一次在手机上大规模应用,尚属首次。
iPhone 第一代在外观上和功能上都得到了创新。iPhone 延续了 iPod 时期的战略,以创新的应用买卖服务,在方便用户和开发者之余,稳固产品的地位。2008 年 7 月 3 日,App Store 上线,策略和 iTunes Music Store 相似,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在上面出售自己开发的应用,收入则与苹果三七分成。
苹果持续改良 iPhone,使之成为消费者心目中首选的智能手机。从 iPhone 到 iPhone 4,持续加入了多个传感器,比如接近传感器、环境光线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GPS、电子罗盘、六轴感应等等,让 iPhone 成为更多类型应用的基础。
此外,苹果还着重改良手机的摄像镜头,到 iPhone 4 的时候有了很大的飞跃,苹果使用了“背照式 CMOS”,让 iPhone 4 获得优异的拍摄素质。由于手机是人们最常用的拍摄设备,让 iPhone 成为 Flickr 上最流行的拍摄设备。
在 iPhone 之后出现的智能手机,都具备大屏幕、多点触控功能,不论是硬件还是系统界面上都向 iPhone 靠拢。苹果所开创的“Store 模式”也被诸多厂商模仿。
总而言之,iPhone 是智能手机时代的开端、序曲,它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产品。
Macbook Air
2008 年 1 月 29 日,乔布斯亲手揭开一个信封,把装在里面的 Macbook Air 取出来。在苹果的主页上,它被称为“下一代笔记本电脑”。
超轻薄的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不是没有出现过,比 Macbook Air 更薄的产品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但 Macbook Air 却是第一个面向大众,并畅销的超轻薄笔记本。秘诀在于价格,当时市面上所有超轻薄笔记本电脑的价格都超过一万元人民币,与它们相比 Macbook Air 的定价在万元一下,这个价位区间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苹果在 Macbook 引入在 iPhone 类似的“多点触控”,用户通过触控板就可以方便的上下滚动页面、放大缩小图片等操作。触控板不再是鼠标的替代品,而在操控方式上,甚至有比鼠标更加优越的地方。
Macbook Air 上采用了镁铝合金的“一体化(Unibody)”机身设计,在质感上比其它塑料机身笔记本电脑超出不少。而在光滑的表面上,几乎察觉不到散热孔的存在。回顾本文前面所写的 Apple III,我们有理由相信,Macbook Air 就是乔布斯理想中的电脑形态——一体化设计、全金属外壳、无散热孔。
值得一提的是,Macbook Air 采用“无光驱”设计,尽管出于超轻薄机身设计和节约制造成本而考虑,但也反映乔布斯对网络的态度,他认为光驱已经是过时的东西,未来一切都能通过网络提供。
尽管初代 Macbook Air 存在发热量巨大,性能低下的问题。但第二代 Macbook Air 率先广泛使用固态硬盘,成功的降低发热量,提高了性能,使 Macbook Air 成为同时满足设计、性能、便携三方面需求的电脑产品。
Macbook Air 把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带给大众,改革笔记本电脑的形态。在市场上,Macbook Air 大受欢迎,成为苹果最畅销的个人电脑产品。根据 CNET 的报道,2011 年 Macbook Air 销量超一千万部。
iPad
2010 年 4 月 30 日,iPad 正式发售。在发售后的一段时间内,iPad 受到了相当多的批评,很多人把它视作“大一号的 iPhone”,有的分析师认为 iPad 的销量顶多 330 万台。可惜,iPad 销量最终超过一千万台,把所有质疑都堵了回去。
和笔记本、智能手机一样,平板电脑领域也充斥着笨重的、用笔操作的机器。iPad 一出现,就以小巧而轻盈的身躯,和更加强大的多点触控操作颠覆了人们对平板电脑的想象。iPad 的先天基础雄厚,到了 2010 年的时候,App Store 已经非常普及,有众多开发者为 iOS 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和游戏。
也许 iPad 在外观上看,的确是一个“大号的 iPhone”,但 9.7 寸大小的屏幕为应用带来更多交互的可能,一些更加专业的应用新形态的电子书以及游戏都得到施展的空间。大屏幕使 iPad 得以成为能够面向更加专业领域、更加适合阅读以及更加适合娱乐的设备。有趣的是,正是因为这块屏幕,新形态的阅读应用不断在 iPad  上出现,比如 Flipboard、Zaker。
此外,iPad 拥有长达 10 小时的电力,让用户可以放心的带着它四处走,而不必担心充电的问题。对比一般笔记本电脑最多 2 到 3 小时的使用时间,在平时使用中,用户更愿意带着 iPad。
iPad 的确启动了平板电脑市场,重新颠覆人们对平板电脑的定义,也让平板电脑大规模应用得到了可能。


TOP

梦想家乔布斯与首富比尔·盖茨的恩怨情仇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57693.htm


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纽约时报》网络版报道,苹果宣布公司联合创始人、前CEO史蒂夫 乔布斯辞世,终年56岁。这位梦想家的黯然辞世,让世人惋惜,极少有哪家大公司和哪个行业完全由某个人统治,而且还如此成功。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 PC行业,iPhone、iPad等产品可以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对乔布斯的离世发表了声明表达哀悼之情,盖茨说:
“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哪个人像史蒂夫这样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们的后代仍将会感受到这种影响力。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很荣幸曾经与他共事,这是无上的荣誉。我会十分怀念史蒂夫。”
作为美国两大影响世界的人物,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经常被人拿出来对比,的确,他们的人生已经成为传奇,那么在这两位天才的背后又有什么恩怨情仇呢?
1955年2月24日,乔布斯出生在美国硅谷,在婴儿时期被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夫妇领养,前者为一家激光公司的机械师,后者为会计师,两人均已过世。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他的父亲威廉是一名公司律师,母亲玛丽是一名学校老师。17岁的时候,盖茨卖掉了他的第一个电脑编程作品一个时间表格系统,买主是他的高中学校,价格是4200美元。
根据福布斯2011年度排行榜显示,乔布斯目前的净资产为83亿美元,而早在2007年,比尔·盖茨的身家已达580亿美元,然而,二人的对比远远不能局限在金钱的数目上。
1972年,乔布斯上大一,然后退学;1974年,他被佛教吸引,去印度旅行,剃度为僧。1976年,乔布斯回国,与朋友一起在自家破烂车库中搞发明,创造了Apple II个人电脑,拿到人生第一桶金。
1979年,经过两年的努力,乔布斯的苹果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他成功成为了百万富翁。
而此时,身无分文的比尔·盖茨还在他的地下室里艰苦的搞BASIC解译器,1980年,Apple III推出,苹果上市,乔布斯身价超过一千万美元,成为华尔街上最年轻的富翁,同年,比尔·盖茨拿到了他第一桶金,从IBM公司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五万
1996年:破苹果经过10年的挥霍,辉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公司即将宣布破产,2000年,乔布斯成为破苹果永久CEO,随后的十年,他推出了改变世界的一系列苹果产品:iMac一体电脑、iPod一代和iPod二代、iPhone 3G、iPhone4及iPad平板电脑,2011年,乔布斯宣布辞职,这时的破苹果已经把诺基亚打压得半死不活,毫无疑问,苹果改变了手机的概念,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乔布斯重回苹果后选择了与竞争对手微软合作,微软在97年投给快要破产的苹果1.5个亿美元,他们的协议里包含了最重要的专利交叉共用5年的妥协。比尔·盖茨清楚,没有乔布斯就意味着整个电脑行业被IBM这样的死板呆滞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限制住。
而事实正是如此,自从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之后,业界虽然理应有很大发展但是几乎毫无创新,只不过在不断飙升硬件而已。个性超级自我的乔布斯竟然向微软低头了!撇开两家公司的竞争合作关系,盖茨和乔布斯实际上是很好的朋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手,钱到了那个位置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大家拼的不是财产而是看待事物的理念。
随后,苹果所向披靡,iTunes击垮了索尼,iPhone击垮了诺基亚。乔布斯是个孤儿,被生母抛弃到孤儿院,养父母更不是什么有钱人,或者说是倾尽了财产让他上大学。他曾经吸过毒、他是被自己创造的苹果开除过的CEO,诺基亚曾经是苹果的24倍,短短4年就被击垮,最颓废的时候苹果只剩下百分之2的市场,可乔布斯还是能乐观地说:“我发现了一个好事,我发现苹果+微软等于100%,所以他们是我们的唯一伙伴,我们推行什么都可以叫做标准”。
微软如今的确很庞大,但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此时,乔布斯去世了,天妒英才,他的离开并不是苹果公司的损失,而是人类的一大损失。乔布斯曾说,他与比尔·盖茨两个人每隔几星期就会通一个电话。史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他们之间的区别,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他们之间的联系,却远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大得多。
1977年,西海岸电脑展,乔布斯与比尔·盖茨首次相遇,乔布斯在展厅的正门口用5000美元高价租下了一个惹人注目的展位,他将于此推出苹果公司的第二代产品AppleII。在成千上万对乔布斯产品的狂热者中,就有当时默默无闻的比尔·盖茨,见到乔布斯,对于比尔·盖茨来说犹如见到明星。
乔布斯向展厅的参观者骄傲的说:“不过,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是别人来找我,而不是我去找别人。”把身旁的比尔·盖茨晾在一边,完全没有想到,十几年之后,这位不起眼的小个子将以胜过他几百倍的方式“复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我23岁时,我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当我24岁时,我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当我25岁时,我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但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了钱。”乔布斯傲慢、偏执、孤傲,那时候,他根本想象不到,灾难正在向他迫近,而那个被他忽略的比尔·盖兹,将给他致命的一击。
1980年,电脑主体巨头IBM突然宣布进军个人电脑产业,并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抢占了市场的一半份额。这让乔布斯咬牙切齿,而他找到斯科特拍广告片也正是意在攻击IBM。而此时,微软已经开始与IBM合作,比尔·盖茨通过操作系统迅速成为世界首富。
1984年,比尔·盖茨带着了Excel、Word、Chart来到苹果公司与乔布斯谈判,乔布斯再次拒绝了盖茨,盖茨转身将产品卖给了IBM。
1985年2月24日,乔布斯度过30岁的生日,他万万没有想到,亲手创立的苹果公司,已经被他自己逼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是他自己把苹果分裂为了水火不容的Macintosh派和其他派,也是他自己,使绝望的同伴沃兹萌生了离去之意。5月,乔布斯被董事会剥夺了继续在苹果工作的权利。
就在乔布斯辞职之际,比尔·盖茨的图形用户界面系统出世了。盖茨仍然拥有这个系统的所有权,并积极地把它贩卖给各种电脑厂商。它终于让盖茨登上了全球首富的宝座。而它的名字便是Windows。
1987年到1997年十年,微软风光无限,1997年,微软已是市值2500亿美元的“怪物”。而苹果呢1996年,亏损了10亿,而且数字还在扩大。盖茨并不看好苹果的未来,将持有的1.5亿美元的苹果公司股票转卖,而如果当初盖茨坚持保留,这个投资就将为微软带来每年50亿的利润。
1996年,乔布斯重新回归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苹果公司,1997年8月6日,在乔布斯的引诱下,盖茨使用1.5 亿美元购买了苹果公司的非投票股票,这笔资金拯救了危在旦夕的苹果,而作为回报,苹果放弃控告微软侵犯版权的官司,并在每一部Macintosh上内置 InternetExplorer和Office。盖茨笑得更加开心了,或许,他早已忘记他曾经最爱说的那句话: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
1998年,苹果推出笔记本iMac。2001年,iPod和iTune横空出世乔布斯把苹果公司带到了音乐的世界。2007年,乔布斯推出触摸屏智能手机iPhone,颇具前瞻性地把苹果带到了手机业。然后,是2010年的iPad和iPhone4。短短十年,苹果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乔布斯是这个帝国的绝对君主,他无所不在的阴影早已超越了个人电脑范畴,从而成了横跨IT、手机和多媒体三大业务的领袖偶像。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对乔布斯的悼念中写道,乔布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整个行业,并铸就了人类历史上最罕见的一个奇迹:他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失去了一位有远见的人。而对乔布斯成功最高的致敬莫过于,世界很多人是通过他发明的一个产品得知他辞世的消息的。(文/IT商业新闻网)




TOP

不权威,连骗沃兹钱都没写


TOP

“乔布斯影响了人类文明和宇宙苍生。”

谁不承认就是他孙子!

TOP

前几天不是有新闻说了吗,老乔的很多财产一开始就是信托的,也就是从一开始他就打心底不想让人知道他多有钱,所以他的财富实际有多少实际上根本没人知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milk 于 2011-10-9 09:43 发表
“乔布斯影响了人类文明和宇宙苍生。”

谁不承认就是他孙子!
确实啊~
不过是个人就能影响人类文明和宇宙苍生啊,至少数字上也会发生影响啊~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800)

骗人钱财的事能別漏下吗?也详细写清楚吧,我们不黑,就想谈谈事实

TOP

引用:
原帖由 zcomic 于 2011-10-9 09:5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800)

骗人钱财的事能別漏下吗?也详细写清楚吧,我们不黑,就想谈谈事实
我转的文章并没有说教主就是完美的神。他干的坏事很多文章也有说,自己也没回避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各位果粉注意,初代的"果粉"是指那些不满大公司的垄断,比如ibm,惠普,施乐等,热衷自由和手动能力强的"叛逆"类型计算机爱好者

和现在末代的热衷漂亮外表,操作顺手,优越感等等的果粉是截然不同的

"初代果粉"甚至还认为乔布斯后来的一些产品设计破坏了初代的"帮规",是应该施以"帮规"的惩罚,具体"帮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TOP

我来总结:初代的果粉大部分都是geek,现在的果粉么,我就不说了

TOP

片面就不能叫普啊,这样叫我怎么怎么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人呢……
既然不回避,就请一并转载到顶楼吧,lz
另外我不是苹果黑
凹沃兹钱跟不肯付女儿抚养费这事,放在我观念里就是人品硬伤。当然东西方文化有不同,我一时也没弄清

[ 本帖最后由 kouryu 于 2011-10-9 15:15 编辑 ]

TOP

说道苹果的理念,早期确实有反叛,例如早期有个广告叫“Think Different”。

不过还来也有“Mac VS PC”这种直接带攻击性的东东(不是不好,反正厂家都互相攻击的)。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kouryu 于 2011-10-9 15:12 发表
片面就不能叫普啊,这样叫我怎么怎么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人呢……
既然不回避,就请一并转载到顶楼吧,lz
另外我不是苹果黑
凹沃兹钱跟不肯付女儿抚养费这事,放在我观念里就是人品硬伤。当然东西方文化有不同,我 ...
权当我抛砖引玉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苹果大法好!

TOP

1972年,乔布斯上大一,然后退学;1974年,他被佛教吸引,去印度旅行,剃度为僧。1976年,乔布斯回国,与朋友一起在自家破烂车库中搞发明,创造了Apple II个人电脑

下面就不看了。

TOP

 24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