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md2,你能给科普一下卡马克用偏移描画移植了MARIO的典故吗?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入题,我很感兴趣,他移植的是哪一作?

从什么平台移植到什么平台?

本帖最后由 撸一管 于 2011-8-23 00:57 通过手机版编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zhang777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for mark 2011-8-23 09:25

TOP

移植的是第一作。去找找“DOOM启示录”这本书,我有TXT版的,里面说过这个典故。当时电脑的性能描绘横向卷轴比较废柴,不过卡神发现卷轴时画面上有些东西,如方砖,云朵,蓝天的出现重复率高的,写个好点的引擎,解决这些问题



TOP

“DOOM启示录”里关于这个典故的描述  原文如下


但在那时,1990年9月,还没有人研究出如何在PC上实现卷轴效果,大家都用一些蹩脚的技巧来让玩家觉得游戏的世界比屏幕要大,譬如当玩家移动到屏幕最右边的时候,游戏会停顿一会,然后右边的场景出现在屏幕上。部分原因是PC的性能还很差,无论是街机还是苹果机,或是任天堂那样的家用机都比PC强不少。而卡马克下定决心要找出一种办法来在PC上实现像《防御者》或《超级马里奥》那样的平滑卷轴效果。


如果,卡马克想道,不是每次重绘整个屏幕,而是只重绘那些真正改变了的部分,会怎么样呢?那样的话,卷轴效果执行起来会快很多。他盯着屏幕,假想着一个由蓝天白云组成的背景,玩家跑向屏幕右边,如果它跑得足够远,那些云朵将会被它逐渐抛在身后,直到从屏幕上消失,尽管改变的只是一片白云,大部分蓝色的区域没有变化,但计算机不知道这些细节,它不知道其实有更快捷的办法,它只会笨拙地重绘每一个组成蓝天的像素,从屏幕的左上方开始,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往右,再一行行往下,直到完成整个屏幕。接下来卡马克就干了一件漂亮的事情,使得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他写了一段代码,用来哄骗计算机,让它觉得譬如左数第七块图素其实是屏幕上的第一块,这样的话,卡马克就可以让计算机在他指定的地方开始绘制图像,计算机就可以直接绘制白云,而不需要再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填充蓝色的天空。为了确保玩家移动时感觉到平滑的效果,卡马克还想出了一个小技巧:让计算机在屏幕右边以外的地方画一块额外的天空,这其实是画在计算机的显存里,但当它们真正进入屏幕的时候,它就不再需要重新绘制,而是直接从显存里反映到屏幕上。卡马克把这个过程叫做“图素自动刷新”。

汤姆立刻感觉到了这技术的潜能: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PC上做出《超级马里奥》!还没有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做过这样的事情,而他们现在就可以做出来,就在这里,就在现在,在PC上实现他们最喜欢的游戏。这简直是颠覆性的革新,汤姆想道,尤其是考虑到任天堂是一个如此封闭的系统,本来是绝不可能像翻录一盘磁带一样把任天堂的游戏翻录到PC机上,但他们可以把图素,甚至是像素,挨个地照抄下来,然后把马里奥在PC上彻底地重现!

“我们来做《超级马里奥》!”汤姆说,“就今晚,从第一关下手!”

他打开电视机,插入《超级马里奥》的卡,开始游戏并按下暂停,然后在电脑上打开图素编辑器,就像别人临摹名画一样,汤姆开始在PC上重画出《超级马里奥》第一关里的图素,一个不漏--金币、白云、水管……。他惟一没有照着原样画的东西是主角本身,他直接用了《危险的戴夫》里的人物图片,除此之外,他还不停把地在原版马里奥里发现的各种游戏功能一一告诉卡马克,然后卡马克迅速地在PC上逐个实现,与此同时,卡马克还在对卷轴效果进行优化。房间里多出十几个可乐瓶的时候,他们完成了第一关,时钟已经指向了凌晨五点五十分。卡马克和汤姆把工作保存在一张磁盘里,放在罗梅洛的桌子上,然后就回家睡觉了。

罗梅洛早上十点钟到了公司,看到了这张磁盘,还有一张便条,上面是汤姆的笔迹:“敲DAVE2”。罗梅洛把磁盘插入软驱,输入命令,屏幕暗了下来,然后浮现出一行字:

侵犯版权的戴夫

戴夫站在字的一旁,带着红色的棒球帽,穿着绿色的T恤。字的另一边是一个阴沉的法官,戴着白色的假发,手里挥舞着他的小锤子。罗梅洛满怀好奇地敲了下空格键,屏幕上出现了熟悉的《超级马里奥》场景: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绿油油的灌木丛,一个问号在一块砖头上转来转去。奇怪的是,站在里面的主角不是马里奥,而是他那危险的戴夫。罗梅洛按下方向键,戴夫开始沿着地面走动,就在背景开始平滑卷动的一刹,他整个人呆住了。

罗梅洛几乎喘不过气来,他简直无法相信屏幕上发生的事情,他就坐在那里用手指摁住键盘,控制着戴夫在场景里来回走动--这难道是真的?难道卡马克这小子原模原样地做出了任天堂的东西?难道我们实现了世界上每一个玩家都曾有过的想法?我们在PC上有了这样的突破?天哪,它将带给我们马里奥带给任天堂的那些东西--凭借着《超级马里奥》,任天堂就即将要取代本田(Toyota)成为日本最成功的公司,它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了十亿美元。宫本茂(Shigeru Miyamoto),这个马里奥系列的创作者,本是个不名一文的乡下孩子,现在已经变成了游戏界的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超级马里奥兄弟3》卖出了一千七百万份拷贝,相当于十七白金的记录--这是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那种流行巨星才能做到的事。

罗梅洛看到了他的未来,他们的未来。那明亮多彩的梦境漂浮在房间里,涌现在他眼前。PC机正是热门,每天都在进入更多的家庭,很快,它将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一台普通的家电,又有什么东西可以比精彩的游戏更能让PC成为生活的好伴侣呢?一旦有了那样的游戏,人们就不再需要买什么任天堂,而只需要买PC就够了。他现在只是坐在什里夫波特一个简陋的办公室里,但他眼前屏幕上所展现的技术却可以做出那样的精彩游戏。他看到了他们的前程,儿时未来富翁的梦想就快要变成现实。

罗梅洛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击溃了,他动弹不得,甚至都站不起来。直到卡马克几个小时后回到办公室,他才有力气说话。他只有一件事要告诉他这个朋友,这个编程天才,这个绝配般的搭档:

“不用想了,我们走人!”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撸一管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1-8-23 23:33

TOP

其实在93年,我认识的同学里,就有实现平滑卷轴效果的高手,而且还自己编写了类似街霸2的双人格斗(人物是用线框表现),类似决战中南海的卷轴射击,水平并不比卡马克差,只是后来由于学业压力和硬件限制,没继续往3D方向研究,可惜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chenke  于 2011-8-23 07:24 发表
其实在93年,我认识的同学里,就有实现平滑卷轴效果的高手,而且还自己编写了类似街霸2的双人格斗(人物是用线框表现),类似决战中南海的卷轴射击,水平并不比卡马克差,只是后来由于学业压力和硬件限制,没继续往3 ...
who?

偶咋觉得偶们学校没啥压力呢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不是一年纪的,高中部的学长,你那时没参加计算机兴趣小组吧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HTC (Vision)

@zhang777 mark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chenke  于 2011-8-23 08: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不是一年纪的,高中部的学长,你那时没参加计算机兴趣小组吧
我在啊

没印象

TOP

PC早期显卡的卷轴实现及其意义远没有那本书里写得那么玄乎,卡马克给3D图形实时渲染界带来的冲击远不2D硬件加速时代的小故事可以代表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9700)

凭借着《超级马里奥》,任天
堂就即将要取代本田(Toyota)成为日本最成功的公司,它
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了十亿美元。


把校对拖出去毙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henke 于 2011-8-23 07:24 发表
其实在93年,我认识的同学里,就有实现平滑卷轴效果的高手,而且还自己编写了类似街霸2的双人格斗(人物是用线框表现),类似决战中南海的卷轴射击,水平并不比卡马克差,只是后来由于学业压力和硬件限制,没继续往3 ...
你这个比较不公平
93年已经有轩辕剑2这样的游戏了,很典型的SFC水平RPG,所谓平滑卷轴已经是小儿科了
那时候都有泰鼎显卡了
90年的PC是差上一档的

当然以卡马克的水平来说MARIO确实没啥重要性

[ 本帖最后由 md2 于 2011-8-24 13:13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11-8-24 13:09 发表
你这个比较不公平
93年已经有轩辕剑2这样的游戏了,很典型的SFC水平RPG,所谓平滑卷轴已经是小儿科了
那时候都有泰鼎显卡了
90年的PC是差上一档的

当然以卡马克的水平来说MARIO确实没啥重要性

那时候我们学校里最好的电脑是286,放5寸盘内置磁带那种

苹果电脑更差

TOP

对头,人家卡马克都是玩当时最好的PC配置,我们学生崽当年有啥啊,全是没硬盘的286,手里一把5寸盘学编程,可想而知这种简陋条件下能搞出类似商业游戏的FTG和STG有多么不容易

TOP

93年的高中生能搞定卷轴那绝壁牛到爆了。

TOP

TOYOTA是丰田。。。。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