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Kinect的高定价是微软苦思後的抉择

翻译by: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A=82669&tnum=1
原文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c...10_392597.html

本期的後藤弘茂的硬体专栏,谈到了刚在日本正式宣布资讯的Kinect,
其中说到了Kinect高订价其实是因为最後一刻的规格修改才造成的。

Kinect包含一款同捆游戏在日本定价14800日圆,北美149元美金,台湾5490新台币。这个价格对於一个周边来说是算高价位的。
一般认为主机若周边超过99美金就很难普及,
但Kinect的高价位的背後,
其实是因为一个困难决定,而让微软不得不如此设定。

最後一刻变更硬体设计
事实上,价格发表前的最後一刻,修改了Kinect的硬体。
在夏天之前,Kinect的辨识处理绝大部份依赖XBOX360来完成,
这对XBOX360的CPU巨大负担,所以造成若是要使用Kinect的游戏,
其可用CPU资源将大幅降低,将对Kinect的游戏开发造成重大阻碍。

所以,在7月份要发表Kinect价格之前,决定变更Kinect的硬体规格。
新修改後的规格,Kinect增加一个处理单元,能够处理绝大部分的处理工作,
如此一来CPU的负荷大大降低,使用Kinect的游戏就开发容易多了,
但另一方面,这个决定也提高了生产成本,原本设定的99美金的目标无法达成。

这个变动也连带影响了对应的游戏。
预计与Kinect同时发售的游戏,都是在硬体规格变更前来开发的。
对应硬体变更後的Kinect的游戏,厂商都说大多数都要在2011年春天以後才能发售,
所以大概要等到2011年春天,才能见识到Knect的真正价值。

实际上,今年年底所发售的也大多是主攻家庭市场的游戏,缺乏核心向游戏。
然而2011年春天以後,核心向游戏就会登场,
厂商也说某XBOX的人气游戏,也会以Kinect版的新作身分登场。
换句话说,不到2011年春天是见识不到Kinect的真正威力的。

从Kinect处理转为XBOX360处理
Kinect的规格,其实有经过一段曲折。微软最刚开始在2009E3,
Kinect以Project Natal的名义发表时,Kinect肩负全部的辨识处理。
在当时说几乎对CPU没有半点负担。

但是,微软给开发商的Kinect开发套件,
辨识部分却是用XBOX360的CPU的软体处理为主。
因为如此,处理负担非常沉重,在初期版本,XBOX360的3颗CPU,
几乎会被占用掉一颗。虽然在今年春天,因为程式库有所改良,而使占用下降,
但是运算负荷依然沉重。

当时,对此种情形,微软的立场是
"虽然CPU负荷很大是事实,但能发挥创意的游戏,应该能够弥补。"
但对於开发商来说,CPU性能受限是非常严酷的,
再者还有辨识精准度於延迟等问题,开发Kinect游戏真是一项非常艰难考验。

实际上,在辨识用XBOX360主机去处理时,
KInect游戏必须降格,低於一般360游戏的水准,
特别是开发套件刚出来的时期还有游戏关系业者批评
"使用Kinect,XBOX360游戏都变成Wii等级了"。
虽然有点夸张,但是要做出具一般360游戏水准的Kinect游戏非常困难的确是事实。

但微软为了设定出普及容易的价格,用软体处理是无法避免的。
当初北美是设定99美金,而日本是设定为9800日圆当成是目标。
事实上,日本微软的Kinect网站上的确有标示过为9800日圆,
但後来更新後表示9800是错误的,而全部改为14800日圆,
不过也从这一点可一窥当初微软预估的价格。

Kinect再度搭载处理单元
在微软推动用XBOX360处理Kinect的辨识时,
Kinec硬体协同处理的解决方案也同时持续在开发,
但是跟2009年E3展示的不同,2009 E3使用的是更昂贵的处理单元,
据说若是用2009 E3的那个规格直接发售,定价可能会高达199美金。

搭载处理单元与XBOX360同时处理,
不但能减低运算负担,也能有更好的辨识效果,成本也比全硬体处理低,
所以微软当时也同时开发这个处理方案。
微软最终变更硬体规格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定跟Kinet游戏难开发有关。

最终,微软在Kinect身上加上一个处理单元,可以做先做一定程度的处理。
这颗晶片比2009E3展示的成本要低,能够为360的CPU先处理一部分的运算,
能把CPU占用降到极低,虽不到0,但是不致於影响游戏等级,
一名业界关系人如此说。

然而在Kinect增加处理单元与记忆体等2个晶片,无可避免的成本上升,
晶片成本丶测试成本等等零零总总加起来价格增为149美金。

而现在回顾E3微软为何不发表价格就很明了了。
很明显的,软体处理版99美金,半硬体处理版149美金,
在6月时为微软做出选择,要看E3的反应再做决定。

开发的福音,行销的恶梦
对游戏开发者来是个好消息,因为软体辨识版的Kinect游戏开发困难,
这个变更将可以增加Kinect游戏量。

但这对行销来说就是个恶梦,149美金的高订价会让想要玩家却步。
更糟的是首发阵容薄弱,证明这个价格有道理的首发游戏非常少,
而且由於规格变更造成的开发混乱,让首发游戏变少,
也缺少吸引核心玩家的游戏。

由於这个原因,微软的Kinect要成功,就必须想办法克服最初的难关。
要收拾硬体变更造成的开发混乱,
全力推动新Kinect游戏的开发,并要增加Kinect的普及率。
若成功,Kinect会能发会魅力而普及,对应游戏也会良性增加。
若失败,Kinect就完蛋了。
微软现在正面临考验。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