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那么多的二战FPS游戏从没有过八路军和国军?

引用:
原帖由 斗地主 于 2010-1-30 11:26 发表

我真不知淮海战役是怎么弄出来的,照道理,内战一开,国民党就该用钞票海战术将我党淹死于西北一角了,失败
即使淮海战役也不该这么打,我党百万运输队怎么来的?靠政策?不可能,根据烧钱必胜理论,必然是买来的 ...
靠政策啊 土地革命就是政策


TOP

引用:
原帖由 benbone 于 2010-1-30 19:34 发表
原来路边“打打酱油” 都能进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太欢乐了
流亡伦敦的自由法国不是照样能常任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magtree 于 2010-1-30 20:11 发表
LZ就问了这么一下~~~~~~~~~不知道怎么就又勾起了众多人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好像好好讲话会死一样~~~非得讽刺挖苦才觉得对得起自己在课本以外所学的知识~~~~
再说我们所玩到的游戏哪个不是优化过的~~那些经典桥段 ...
COD2没有苏军?COD5没有苏军?


TOP

引用:
原帖由 smartdog 于 2010-1-30 21:01 发表

鬼子连爸爸都敢打,还不敢打毛子,诺坎门不就打了,虽然败了。再说鬼子打毛子也不是为了石油,更多的事满蒙地区的利益
日本要保住满蒙应该依靠日俄协约,居然去跟苏联对打除了说明关东军参谋的脑残之外没有别的意义,所以服部先生战后组织编的大东亚战争全史上就为自己这个贤者把诺门罕给讳了

TOP

说起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首先要感谢美苏等国的支持和援助,还有国民不屈不挠的精神,但是也不能忘了日本陆海相争的因素啊,如果不是日本人自己把自己玩残了,抗日要抗多久真的难说,至少游击战是指望不上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ljh_china 于 2010-1-29 22:24 发表


毛主席的16字真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不就是流寇本色么。

TOP

周恩来谈格瓦拉  
[ 作者:周恩来    转贴自:中国文革研究网   ]

(节选自 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71年5月31日,标题为中国文革研究网自拟 )
  
现在日本学生的思潮还是复杂的,有托派思想,有格瓦拉派的“游击焦点”或“游击中心”的思想。
  
所谓格瓦拉的“游击中心”,就是跑到那里放一把火就走。就象我们的盲动主义似的,脱离群众,没有党的领导。这种思想,在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群众中有影响,我们过去没有注意。这一年各方面来的人多一点,谈一谈,才发现了。格瓦拉跟卡斯特罗在某些问题上有点不同意见,但基本上他们是一致的。古巴的武装斗争成功是带有偶然性的。当然有群众,没有群众,他也不能成功。由于当时反动独裁统治很厉害,群众非常反对,而且美帝没有意料到那个地方会被武装的小队伍夺取政权,所以,是个偶然性的胜利。他们不是依靠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来逐步取得胜利的。那个地方小,不可能时间搞得那么长,美国在那里还有关塔那摩军事基地。但是,自从这个偶然性胜利以后,他们又想在拉丁美洲到处用这种方式推翻亲美政权。格瓦拉就跑到国外去搞这一套。首先跑到非洲的大刚果,过去叫做刚果(利奥波德维尔),现在叫刚果(金萨沙)。那个地方有武装斗争。在卢蒙巴牺牲以后,基赞加又不行,剩下的一些游击队,有的在北部,有的在东部。东部靠近坦桑尼亚那里有一个指挥的人,到过中国,见过毛主席,名字叫米都迪迪,是很坚强的一个人,一直在东部搞游击战争。结果格瓦拉跑进去了,经过坦桑尼亚,搞了一百多个人都是正规化的。跟他的日记上与的差不多,到一个地方,过的还是西方生活,吃牛奶,吃罐头。人家是农业国,不是吃罐头的,所以吃完了就成问题了。《格瓦拉日记》我们国内有没有翻成中文?

(耿飚:有,印了一些),很值得大家看一看。你们做外事工作的,当人家给你扯起格瓦拉的“游击中心”时,你不懂得不好,看一看那本书就懂得了。那上面有卡斯特罗的序言。格瓦拉在刚果(金)东部的时候,带了一百多人,他不是帮助人家打游击。而是把游击队集中起来,对抗刚果的雇佣军,打阵地战。雇佣军有美帝、比利时等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本来刚果的游击打了两年多,很有成绩。格瓦拉一去,就把人家的军队集中起来,脱离群众,打阵地战。他曾通过我们驻坦桑使馆,送了一封信给我,上头有格瓦拉的签名,我不大清楚,格瓦拉怎么从坦桑尼亚到了刚果。他在信中,提出要什么东西。很奇怪,要一个很大的广播电台,要使整个非洲,连美洲都可以听到。游击战争怎么能用这样大的电台?想法不对头,我没理他。后来,我们驻坦桑尼亚使馆证明,他们从那里撤退了。怎么撤的呢?因为阵地守不住了,要分散,背靠着湖,米都迪迪想从湖里绕路撤走,结果落水淹死了,牺牲了很好的一个游击英雄。而格瓦拉坐船回到了坦桑尼亚,走掉了,给人家惹了一场祸,使人家遭到了失败。格瓦拉离开刚果,回到古巴,后又转到玻利维亚山地,从阿根廷那边带来了一批古巴人、阿根廷人,也有一些玻利维亚人。完全是搞盲动主义,不找群众,甚至把群众抓起来做俘虏,怕人家走漏消息。武器没地方存,存在山洞里。这样怎么能发动游击战争?

虽然格瓦拉会西班牙文,到处可以用,但毕竟在本地没有群众基础。他每天都有日记,写得一清二楚,就是采取大烧、大杀,脱离群众最后被俘,反动派把他杀了,因此,全世界都闻名了。后来,卡斯特罗得到他留下的日记,还给他写了一个序言。“游击中心”,外国字叫“游击焦点”,主张到处点火。我们说“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但必须那个地方有了燎原之势,才能燎原。他们认为不管有无条件,只要放一把火就可以烧起来,这完全是冒险主义和拼命主义。其结果是游击队员一个个牺牲了,最后他自己被杀。我国革命过去有盲动主义血的教训,有战争的失败经验教育我们。拉丁美洲人民没有这个经验,他们觉得格瓦拉是个英雄。我见到智利的一位朋友,他跟我说,他没想到在他儿子的房子里挂了两个像,一个是毛主席的像,一个是格瓦拉的像,进去一看,使他大吃一惊,后来他发现,智利农村这样的情况很多。现在我们知道,不止拉丁美洲,甚至非洲、日本都有这种情况,不但挂毛主席的像,也挂格瓦拉的像。青年就是崇拜英雄嘛。知识分子开始辨别不清,尤其在初期找出路的时候,各种想法都有。我们搞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艰苦奋斗,经过万里长征才取得了胜利。他们想点把火就一举成功。所以,他们就看不到格瓦拉失败的教训,而觉得他是一个“英雄”。

TOP

关于两党内战,争取当时占大多数农民的关键在土地革命啊。光头也有他的土地政策,双方的差距就在执行力上。光头政策受制于国民党内错综复杂的腐朽体系,政令不出南京,玩不转,这一边却推进得顺利。

所以光头到了台湾很快进行了土改,不是说他心血来潮就弄了,而是国府迁台后,利益格局需要重组,他有机可乘。

TOP

还有,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安排里,中国能够跻身四强,一是靠的罗斯福的提携因为美国主导的战后格局中,中国是他的远东支点,只是后来革命成功之势不可挡,乔治凯南建议杜鲁门将远东支点由中国移往日本,所以美国在对日实际占领的几年内,前后政策转变巨大的。

二是中国国力的总量在当时盟国内是可观的,虽然质量不行,毕竟偌大国土人力资源在那摆着。罗斯福看重的是中国日后作为美国羽翼的潜力而不是当时的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雅尔塔会议里,罗斯福敢拿中国领土主权和苏联交换,因为他的安排就是中国就是他小弟。

其实,一定要暂时做一方小弟的话,美国的小弟明显过的舒服,苏修的小弟没一个有好下场

TOP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除了英美苏是靠实力的,中法都是美苏集团博弈的结果。

法国流亡政府何德何能,能当上常任理事国?还不是约翰牛和杨基佬出于战后世界格局的考虑?

同样的,中国成为常任理事国,也是美苏博弈的结果。

TOP

某些人的自慰与意淫已经到这种地步了?还“流寇”都出来了,找本《西方战争艺术》之类的书看看游击与流寇区别在哪里

TOP

引用:
原帖由 2047 于 2010-1-31 13:04 发表
某些人的自慰与意淫已经到这种地步了?还“流寇”都出来了,找本《西方战争艺术》之类的书看看游击与流寇区别在哪里
西方战争艺术是约米尼那本讨论战线的书么

TOP

引用:
原帖由 2047 于 2010-1-31 13:04 发表
某些人的自慰与意淫已经到这种地步了?还“流寇”都出来了,找本《西方战争艺术》之类的书看看游击与流寇区别在哪里
要不你给总结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zero3rd 于 2010-1-30 10:41 发表
中国历史上流寇给社会造成的民族灾难是举不胜举,在这些惨痛的灾难的背后,有什么深刻的原因和流寇的历史运作机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虽然历史上的流寇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被美化成为农民起义等等,但是流寇给 ...
没想到这样的帖子里能看到这样内涵的回帖

TOP

日本人本来就是美国人打败的,中国人只是游击牵制了一部分日军资源而已。

话说老外谁会有兴趣玩中国人打日本人的游戏?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