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业评] 从一个computer vision从业者角度看微软的“火星科技”

引用:
原帖由 村上春樹 于 2009-6-4 20:48 发表


BD大神鼓吹的eyetoy,現在多加了一條按摩棒,這下ff神又得有另一種觀點扭變來體現對於sony的永遠忠誠了.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吹嘘SONY的体感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玩物丧志 于 2009-6-4 20:49 发表



\这帖的智商,大概是SONY 的 机器狗发的
以後可以稱為索狗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6-4 20:50 发表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吹嘘SONY的体感了?
我很想看到索飯群體內部不和諧的景致,但是好像等了兩天沒看到BD大神對於EYETOY+按摩棒的溢美讚揚...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6-4 20:44 发表


你到底只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 从开始到现在就没人否定到底能不能捕捉动作, 能不能识别面容。这根本就不是前面我们质疑的东西。
可惜你那高贵的大脑始终是反映不过来。或者习惯与卖弄自己的技术。
我一直在说的是这个技术的局限性。
第一,微软的演示中有虚拟的对象与用户交互, 我认为在人工智能没有达到新的高度前, 这些都意义不大, 至少不会给用户带来什么全新的体验。
第二,体感作为输入方式,使用范围很小。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早就存在的技术, 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至今也没得到多大运用的原因。
第三,微软的那套什么PN与其说是体感, 不如说是体控,或测体, 因为除了视觉和听觉外,人体本身没有得到任何反馈。
嗯,要讨论AI,也行啊?
什么叫state machine,解释来听听,这种机制在游戏中的运用也让我这种外行长长见识。
来吗,说说看,说不定就对咯:D
哈哈哈

TOP

引用:
原帖由 龙哥 于 2009-6-4 20:58 发表


嗯,要讨论AI,也行啊?
什么叫state machine,解释来听听,这种机制在游戏中的运用也让我这种外行长长见识。
来吗,说说看,说不定就对咯:D
哈哈哈
我没资格在这里开什么技术研讨会, 但是对技术应用的质疑还是可以发表的, 你要不明白就算了。

TOP

这位“专业人员”居然连是一个还是两个摄像头都没搞清,真“专业”啊。

TOP

FF大神我挺你!乃们这些软匪,多读了几页维基,就想围攻专业人士?

[ 本帖最后由 世博安全套 于 2009-6-4 21:0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6-4 20:59 发表


我没资格在这里开什么技术研讨会, 但是对技术应用的质疑还是可以发表的, 你要不明白就算了。
可是我們可不對你質疑動機、內容所肇生醜態提供任何擔保智商與顏面的責任啊,只能說我們在這裡提醒你很多次不要再拉低下限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ffcactus 于 2009-6-4 20:44 发表


你到底只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 从开始到现在就没人否定到底能不能捕捉动作, 能不能识别面容。这根本就不是前面我们质疑的东西。
可惜你那高贵的大脑始终是反映不过来。或者习惯与卖弄自己的技术。
我一直在说 ...
叫你谈技术,你要谈技术不以人为本

张口闭口自己理科生,还没看出你是个文艺青年呢:D

TOP

引用:
原帖由 玩物丧志 于 2009-6-4 20:49 发表



\这帖的智商,大概是SONY 的 机器狗发的
机器狗的概念也是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提醒他的,这孩子现学现用啊,不但嘴巴硬得很,脸皮也有SF风范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9-6-4 21:05 发表


机器狗的概念也是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提醒他的,这孩子现学现用啊,不但嘴巴硬得很,脸皮也有SF风范
龙哥自认也是索饭,真是惭愧啊
索饭的下限被某些伪索饭拉得太低,龙哥作为正義の味方,怎么能坐视无睹,今天要替天行道,为索饭清理门户!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9-6-4 20:26 发表

关于单摄相头采集三维空间数据的一些想法(确实外行,用词不准请包含)

1、track ir就是利用face track,根据脸部五官轮廓大小变化、高低变化、相对位置位置变化来得到远近、高低和旋转的信息,我是这么理解的

2、同理,有个叫camspace的公司,webcam来track利用特定形状的有色纸片,得到三维空间信息,以色块绑定、模拟鼠标或者手柄操作(这个软件前几个月公测了,不过我没试)

3、日本人则利用类似的色块track技术开发了可以互动的桌面女仆…………

4、其实PS3早年干打雷、不下雨的那个桌面猴子游戏、万智牌游戏也是这个原理,不过是静态的

4、反观Natal,或许是将正面采集的、标准体形人类的四肢数据模块化,根据四肢各端大小、上下信息变化来得到玩家的动作信息..
小日本那个我看过,是基于augment reality上的,这个和VR不一样。
wiki上有比较清楚的解释,有兴趣可以看看,挺有意思的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gmented_reality

另:我们这类外行看东西,希望能看到大家有意义,有闪光点的想法,自己也能学到点东西。
那些连中学水平都没有,滥竽充数的“行家”,你就放过我等无知小民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superjay 于 2009-6-4 20:26 发表


关于单摄相头采集三维空间数据的一些想法(确实外行,用词不准请包含)

1、track ir就是利用face track,根据脸部五官轮廓大小变化、高低变化、相对位置位置变化来得到远近、高低和旋转的信息,我是这么理解的 ...
单个camera捕捉再怎么弄还是2D数据,要形成3D空间定位,理论上至少需要2个不同角度下的camera,但据说实际上需要6个才能得到精确数值。
如果单纯靠scale,height的信息作为depth参考信息,会很不精确,比如姚明的脸比正常人大这么多,那该怎么判断?
当然在游戏的一开始可以做矫正修正这个结果,但是从用户体验上来说,手动矫正这个过程是比较麻烦的。
手势识别,脸部识别只要有足够的数据输入,要做出相应的反应,在现在的技术层面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前提是需要保证得到数值是近似准确的,否则便会出现偏差。
ndsi的有个wario下载游戏,就是利用脸部识别和手部识别来玩的,当然他对你的要求很死,必须在光亮环境下,而且必须人对准camera,因为是30万像素的头,所以识别起来还是有点问题的。
得到精确数据,首先就要提高camera的resolution,第二,降低对光度的要求,这估计就是为什么加红外线了。
龙哥始终认为,要近似准确的取得depth值,光靠一个角度的camera是不行的。

TOP

你卖弄这些名词啊, 技术啊有个鸟用?
YY就是YY, 始终是对着空气在装腔作势。以为确定几个坐标就能解决问题, 真是顽固不化。

TOP

好好的技术贴,FF大婶进来捣什么乱,你要黑就去其他贴,大把人陪你口水战,要多没营养都行。但是请不要在这里冒充专家,被人辩到语塞了还要强词夺理转移话题。

跪求TG开发一个论坛的新功能“不看该读者”,放在“只看该作者”旁边,遇到FF大婶之流的时候我需要按这个按钮。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