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青沼英二:《塞尔达传说》还将继续,不超越《时之笛》绝不放弃!

引用:
原帖由 yak 于 2009-5-21 17:57 发表
如果用责任编辑的观点来判断,我觉得TP完全算得上达到OOT的水准+超越OOT的画面,所以TP已经超越OOT了。

==============================================================
这是哪个责任编辑说的?
连制作者自己 ...
http://club.tgfc.com/viewthread. ... mp;highlight=%2Byak

你说的4个缺点,第一个我前面已经说了,线性并没有什么不好,让人更容易上手,流程更顺畅,线性和自由,很难比较出谁高谁低。
第二点,是缺点,但是相应地Boss战魄力强多了,这得益于机能。
第三点,就像你说的,Zelda在这点上一向做得不怎么样。我承认确实比OOT要差,但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第四点,TP确实有不少细节问题,收集比较无聊。

你指出TP的问题,确实有些是问题,但是你自己也说了TP超越OOT的部分。

就你这篇文章的口吻,不说超越,得出你的中心思想是TP能和OOT持平不算过分吧,怎么现在从你的话中看,TP和OOT比起来是那么的不堪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耶稣复临 于 2009-5-21 19:27 发表

反正青沼自己觉得没超,你觉得是不管用的
还好青沼对作品有个明确的判断,不然我辈如何享福
以你的观点,超了,但是以我的观点,没超,这我前面不是已经讲过了嘛

没有机能的大幅上升带来新玩法,新Zelda很难超越OOT。



TOP

引用:
原帖由 Nintendo_Power 于 2009-5-21 19:37 发表



以你的观点,超了,但是以我的观点,没超,这我前面不是已经讲过了嘛

没有机能的大幅上升带来新玩法,新Zelda很难超越OOT。
以我的观点明明是没超,只不过你自己觉得超了而已
各方面不退步的前提下,画面超越,这叫“超”(或者说持平,因为画面的提升是最容易实现的)
问题是tp画面超越的同时很多部分都退化了,何来的超越之说?

bio4比rebio上升了多少机能?
新玩法需要【机能的大幅提升】才可以实现?

bio5好歹有个【大幅提升的机能】做后盾了
可为啥评价方面比4还要差呢
难道说ps3和xo这机能也非常不足?

[ 本帖最后由 耶稣复临 于 2009-5-21 19:44 编辑 ]


TOP

持平论啊,我可没说过。

我肯定的TP之于OOT的进步,是作为广义的游戏上的评判。

但是一旦范围缩小到“ZELDA系列”,这些进步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换句话说,
TP的进步,之于ZELDA系列的核心特点贡献不大;
但是不足的部分,让ZELDA系列神髓的部分很受伤。



=============================================
顺便啊,不要偷换概念啊。
我们要说的不是TP的线性好不好,
而是TP这种单一的线性,与OOT这种灵活的交互性相比,谁更高。

还有哦,OOT的的交互流程也兼容了线性流程,是可以由玩家来选择的。

【有选择】与【没得选】,到底谁高?

TOP

引用:
原帖由 耶稣复临 于 2009-5-21 19:43 发表

以我的观点明明是没超,只不过你自己觉得超了而已
各方面不退步的前提下,画面超越,这叫“超”(或者说持平,因为画面的提升是最容易实现的)
问题是tp画面超越的同时很多部分都退化了,何来的超越之说?

bi ...
怎么说来说去又绕回来了。。。。

你说的这些我前面不都回答过了吗?

M64是全3D的,耀西64是2D的,同样是N64上的游戏,你能说M64不是新机能带来的新玩法?

Rebio不过就是没用到新机能带来的新玩法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yak 于 2009-5-21 19:44 发表
持平论啊,我可没说过。

我肯定的TP之于OOT的进步,是作为广义的游戏上的评判。

但是一旦范围缩小到“ZELDA系列”,这些进步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换句话说,
TP的进步,之于ZELDA系列的核心特点贡献不大; ...
说来说去你也就是认定了线性这个缺点,怪不得你认为MM超越了OOT,这样的话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过我想说的是,线性不线性,并不是Zelda系列的核心。

TOP

引用:
原帖由 Nintendo_Power 于 2009-5-21 19:46 发表



怎么说来说去又绕回来了。。。。

你说的这些我前面不都回答过了吗?

M64是全3D的,耀西64是2D的,同样是N64上的游戏,你能说M64不是新机能带来的新玩法?

Rebio不过就是没用到新机能带来的新玩法罢了 ...
你承认GC可以实现老想法的rebio和新想法的bio4
那么为什么不承认GC也有能力实现新想法的zelda呢?
bio实现的东西tp却没实现,这不还是游戏本身制作思路的问题么。
难道你的论调是在机能大幅进化前,zelda无法实现新玩法的变革?

TOP

我认为——线性不是缺点,但是,有比线性【更高超】的手法。

我已经强调了,现在要论的不是线性的好坏,而是要比较,兼容了线性的自由路线是否【更好】。

这是我们继续讨论下去必须先要达成的共识。
===========================================

还有啊,我对MM的高评价可不单单限于“线性”这一条。
不过MM之于OOT的比较是另外的话题,你想讨论可以另外开贴。

我们现在比的是TP和OOT。

TOP

引用:
原帖由 Nintendo_Power 于 2009-5-21 19:49 发表


说来说去你也就是认定了线性这个缺点,怪不得你认为MM超越了OOT,这样的话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过我想说的是,线性不线性,并不是Zelda系列的核心。
你确定?
撇开link冒险不谈,初代zelda和alttp玩过了?

TOP

而且我的观点是,zelda哪怕不改变玩法,就以N64OOT的思路来制作
依靠GC(wii)的机能,最佳状态起码是:内容方面持平于前作的前提下画面进化。

很可惜,TP连这都没做到!

TOP

又搭这么高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Nintendo_Power 于 2009-5-21 14:32 发表
其实我搞不懂你们为什么说TP不如OOT,TP在各方面都达到了OOT的水准,如果说TP没有达到OOT的高度只可能是因为有OOT在先,所以TP没法带来相同的震撼。

如果用责任编辑的观点来判断,我觉得TP完全算得上达到OOT的水准 ...
红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TOP

线性不线性,并不是Zelda系列的核心

===================================
线性与否,对探索要素的影响很大;
而探索要素,就是ZELDA系列的核心之一。

假设你用线性的方法,只有A-B-C,假设这种探索度是10;
但是如果用了非线性的方法,探索度就能激增数倍,
有A-B-C、B-C-A、B-A-C、C-B-A、C-A-B…这探索度起码就50了。

手法上,到底谁高谁低?

TOP

引用:
原帖由 天堂 于 2009-5-21 19:58 发表
又搭这么高了?
:D 掺一脚不?
两方观点如下
A阵营:要超越OOT,重要的是制作思路,想法,和宏观的把握能力,Wii(GC)的机能可以实现这些。
       很可惜TP没能实现,但是绝对不是机能拖的后退

B阵营:没有大幅提升的机能做后盾,zelda难以超越OOT。

A阵营成员:me,yak
B阵营成员:NintendoPower

[ 本帖最后由 耶稣复临 于 2009-5-21 20: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耶稣复临 于 2009-5-21 19:54 发表

你承认GC可以实现老想法的rebio和新想法的bio4
那么为什么不承认GC也有能力实现新想法的zelda呢?
bio实现的东西tp却没实现,这不还是游戏本身制作思路的问题么。
难道你的论调是在机能大幅进化前,zelda无法实 ...
Bio是完全真实系的游戏,所以以PS时代的机能无法实现全3D,而且就算实现了效果也不好,而GC就行。
Zelda是带卡通性质的,所以N64的机能就够实现全3D了。

GC/Wii现在没有出现有新想法的Zelda,你就没有例子反驳我的观点。等有新想法的Zelda在Wii上出现了,那我的观点也自然就被推翻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