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表示Jim Ryan倾向于《华盛顿邮报》或《连线》等主流媒体,而Shawn Layden对游戏媒体更亲近
Layden在自我介绍中表示他现在成为了腾讯游戏、Streamline媒体集团和READYgg的顾问
最后一个居然是NFT公司,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不过看完了还好,这访谈挺有价值,也没侮辱玩家的智商
今年他还会公开做更多次演讲,深入讨论这些问题
他表示自己研究区块链的重点不是类似无聊猿的东西,那还不如直接去炒币
他认为重点在于能不能找到UGC和厂商抽成之间的平衡,看到这一点我舒了一口气
他追求的东西其实与《Robolox》没什么区别,这确实是未来的趋势,《堡垒之夜》在追赶
前GTA制作人Leslie Benzies的新平台《Everywhere》也是这种思路
《Everywhere》一开始也说自己在搞NFT,后来变成没有NFT,一切只是为了给UGC创造一个二维码式的快捷分享与导入接口
能不能做好另一说,但起码不是侮辱玩家智商,还是有点意义的
关于行业目前的普遍问题,他想法是有的,作为一个美国游戏人他也差不多把该谈的都谈了
但结合其他国家的国情,他说的东西能不能成立,不好说
比如他希望游戏开发以后变成电影一样的存在,成立IP制作委员会,项目做完了就解散
但中国阿宅都知道日本动画行业的很多问题都源自委员会制度,如果公司不想从根子上解决待遇问题,那委员会只会雪上加霜
不仅是日本的动画从业者待遇不如游戏从业者,欧美电影行业的CG吉普赛人待遇也不如游戏从业者,我认为Layden很可能不了解这些
我有点鸡蛋挑骨头了,这些只能说他不了解电影或者动画行业,不能说他不了解游戏行业,这算跨领域的知识了
当然,Layden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在访谈中并没有单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一边,而是更多的站在玩家和普通打工人的角度(无论他真实想法如何)
他也对现在众多企业这种“明明业绩创记录,却依旧选择裁员”的做法表示了批评
但他也承认过去游戏行业这种问题更频繁,现在其实还算变少了(没错,老油条都知道)
他更推崇PS2时期的游戏规模,老玩家也明白,但他没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选了2A,其他游戏还是3A,你怎么竞争
一种方式是降低售价到40美元,这十年已经有很多例子了,但基本只适用于数字版,放弃了实体版
另一种是像卡婊那样把2A游戏卖到60美元甚至70美元,但这需要有自己的绝活,比如卡婊有最强的手感
======================================================================
记者认为现在的大语言模型(LLM)和用户生成内容(UGC)或许可以互相结合
比如把《时空之论》的14本书400万字输入AI,就可以形成一个百科,但也可以让AI生成一本新书
如果IP的持有者进行审核后,奖AI生成的新书出售,IP持有者可以抽取分成
记者认为上述创意可以用在区块链游戏中
Layden表示日本游戏公司曾经试图在法律上阻止二手游戏,但在美国连试都不用试
如果你在美国能卖二手书,二手音乐CD,二手车,那为什么你不能卖二手游戏?
唯一的区别是这些实体都会有磨损,而数字信息没有磨损
索尼曾经想试过禁止二手,但失败了,Gamestop凭借二手业务赚了不少钱
发行商和开发商对二手不满的原因是,就算二手转卖了5次,他们也只能收到一次钱
区块链的挑战在于可扩展性,现在过于精确的记帐方式拉低了效率
你不能在玩完了一个游戏的exe之后卖掉它,也不能卖掉数字图书馆库或iTunes影音库
但如果有一个系统,允许你二手交易数字游戏,创作者可以获得抽成,那么发行商和开发商就会转变态度
游戏内的道具也可以这么交易,但必须只能通过官方接口交易,否则就会出现第三方平台逃避抽成
而且你从道具中得到的收益会进入你在该平台的钱包,此时平台就成为了限制交易的条件,这是一种初级阶段
(听上去像Steam道具市场?但Steam是可以不交手续费在市场外私下交易的,这就给第三方平台提供了空间)
Layden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平台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任天堂还在玩自己那一套,但PS和Xbox都是AMD了
“你可以说PS和Xbox是有区别的,但基本上只有小狗才听”(Layden原话)
记者认为区块链游戏目前受到的限制很多,苹果和安卓是禁止的
但也许会解封,有一些功能今年已经在进行测试了
Layden认为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曾经铁路垄断了长途运输,然后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大玩家不会做出改变,创造新路线、新市场,因为这违背了自身利益,那是创业公司才会干的事情
当年AOL还有统治性的地位,我们还觉得是一辈子的地位,恍若隔世
记者认为如果iOS和安卓的收入放缓了他们可能就会选择妥协
Layden认为壮士断腕只是个时间问题,只要消费者改变想法了,那么过去的市场就消失了
以前消费者会9个月换一次新手机,但现在更换频率变低了,因为手机也没什么质变了
Layden甚至认为手机应该专注于通话功能,他的手机有很好的照相功能,但通话效果还是很烂
玩家自创内容是未来,单纯的禁止是无法维持的,就连iOS在欧洲都支持侧载了,王座没有永恒,这是商业的本性
Phil Spencer谈到微软游戏上索尼主机的时候,提到了每一家公司都需要市场增长
但增长停滞的时候就会带来一堆问题,所以公司需要重新思考策略
Layden表示如果一款游戏的开发成本超过2亿美元,独占就是致命弱点,减少了潜在市场
何况现在的游戏界已经是GAAS和F2P的时代了,平台越多玩家越多
在F2P中95%的人不会花一分钱,所以你需要更多玩家总数提高付费玩家数量
《地狱老司机2》就是个例子,PS5和PC双平台,玩家就会更多
单人游戏则略有不同,如果你花掉了2.5亿美元成本,你希望销量尽可能的高,哪怕只提升10%
从PS1那个群雄争霸的年代到现在为止,市场上同一代主机的总装机量从来没有超过2.5亿台
尽管收入在上升,但根据疫情期间的火爆数据,玩家数量没有增长,只是单个玩家的消费增加了
这种情况让很多公司冲昏了头脑,进入投资过热状态(下半句他没说,显然指的是最近的裁员冷却)
游戏界在吸引非主机玩家入坑这方面做得不够
如果地球上95%的人口不想玩《堡垒之夜》《COD》《GTA》,那么游戏界会开发更多同类游戏?就算开发了也无法提升玩家人口
记者提到区块链游戏和F2P的情况类似,一开始没有多少玩家,先入场的人都是狂热者
有一些早期游戏只有5万或10万付费用户,就赚到了钱,区块链游戏会有吸引大众的一天么?
Layden表示守株待兔算不上计划,所有区块链游戏都表示这种技术可以让游戏更具特色,这不对
因为游戏的核心价值不能是区块链本身,有些开发者想的是提高交易透明度,提高玩家参与度
但是对于玩家而言,不好玩就是不好玩,加了区块链还是不好玩
Layden吹嘘READYgg并没有将区块链强行塞入游戏,而是考虑这种技术能够通过强化观察、追踪、验证的能力来提升游戏体验
Layden承认几年前NFT游戏都是赚快钱,对于用户来说这些东西跟无聊猿或者加密货币没啥区别,现在这股热度基本没了
READYgg的研究目标在于前面提到的,能否解决二手游戏和UGC的问题,能够让游戏公司从中盈利
现在很多收益可能并不大,在这方面可以参考Spotify,你设定好了最高价和最低价,结果每隔6周才有一次25美分的交易
记者认为可能区块链游戏会迎来更好的作品
《Gods Unchained》开发4年后在本周推出了手机的抢先体验版,去年大火的《大富翁Go》花了6年开发
《Wildcard Alliance》做了很多年了,《Space Nation Online》做了6年了,也许这些才是有意义的区块链游戏
Layden表示这是一种可能,关键问题很简单,有没有一款吸引人的游戏,人人都想玩,无论玩法或剧情如何?有没有办法让玩家深度参与游戏?
早在《小小大星球》的时代就出现了UGC,如果有一个交易市场,出售你制作的关卡
其他人玩一次就给你90美分,(硬件)平台和发行商各自拿到5美分,就能激发创作活力
记者认为《第二人生》做到了这一点,直到今天依然有UGC在盈利
但Layden觉得《第二人生》只是个社交软件,而非游戏
如果有一个MOD社区可以让作者盈利的话,发行商应该给这些让游戏保持活力的MOD作者让利(辐射4的付费MOD市场?)
记者认为MOD生态推出后开发者可以研究下一作,把后续交给玩家
Layden赞同这个观点,他推崇那种沙盒式游戏,玩家喜欢这个世界观之后,就可以通过MOD加入新玩法
记者认为MOD生态是存在的,但没有在区块链游戏中存在,而未来这个情况会不会发生变化?
Layden表示大公司肯定不会转型,这是本能,所以没有基础的小公司才会进行尝试
如果创造了机会,才能吸引观望者,关键在于什么时候才是临界点
玩家有创作MOD的欲望,但如果他们反对厂商提取抽成,这就成了缺点,难以找到平衡
记者提到去年游戏界裁员很多,而今年虽然刚开始却产生了更大裁员的迹象,GDC调查甚至显示与会者有35%都受到了裁员影响,到底怎么了?
Layden表示自己见多识广了,现在游戏界的规模达到了2400亿美元,是最大的行业,员工数量空前
在疫情阶段,硅谷的公司都在疯狂招人:谷歌、亚马逊、脸书、苹果都在招工程师,这只是一种FOMO,别人招了,所以你也要招
当时招聘之后也不需要在办公室里给他安置桌椅,你开工资,他居家办公,就这么简单
再加上元宇宙的炒作,热钱到处都是,一股脑涌进了游戏界
普通人也在居家状态,他们天天泡网,所以数字商店的收入更多了,所有指标都在增长
无论你怎么说,总之现在疫情结束了,人们走出了家门,游戏界的收入下降,但依然高于2018年
这只是回到了正常状态而已,无论是亚马逊还是网飞,大公司都在裁员,裁了几万人
记者表示这些大企业好像又得重新大招人了?因为又冒出一个AI热点?
Layden表示他们在网站上写着招聘300人,同时又裁员900人,简直疯了吧
大公司认为他们需要什么,跟他们实际上有什么,是不匹配的
Layden听说去年游戏界裁员了12000还是13000人?而今年截至2月就裁员7000人了?
记者表示他听到的数字是去年裁员10500人,今年已经裁员8000人
Layden表示裁员不会立刻停止的,只会更多,今天是EA,明天是索尼
但你看财报的话他们的收入和利润都是空前的记录,结果还裁员8%,这种对于利润率的追求,他看不懂,但他大受震撼
记者表示这种不稳定的情况会让人更加怀疑AI,而且AI目前应该还是炒作罢了
Layden认为AI确实是在炒作,而且跟目前的状况无关,边缘化的私募基金不了解AI也不想入场
至于那些几十年来一直在创作内容的公司,他们的裁员和AI无关
裁员只是因为,公司认为自己可以给居家的人提供更多内容,然后居家结束了,增长曲线就下滑了
Layden无法想象游戏界推出20款GAAS而且全部成功的情况,因为玩家的时间是有限的
当年我们玩UO,然后是EQ,最后是WOW,每次去了新游戏,老游戏就凉了
对于同一个类型的几款游戏会互相竞争,共存是非常困难的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4-3-11 03:2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