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7上月底退出XGP,又再重温了一次。可能近年多试了一些欧美恐怖游戏,感觉去掉战斗元素的话,生化7妥妥的就是现在欧美恐怖游戏的样子(也可能是被借鉴)。很久以前就有种想法,假如生化7不叫生化,改另一个名,比如《痛苦之家》之类,把与生化的一些关联删去,即使一样的游戏,销量能不能达到现在的70%呢?诚然,能得到生化的名号,是公司对游戏本身质量的认可,而且还是第一款RE引擎的作品,但它千万级别的销量是不是就因为借了“生化”之光?又或者当年《丧尸围城》如果改名成《生化外传之丧尸围城》,不知道现在又会不会像其他生化外传一样被玩家记挂着。
对于游戏名的思考还不止于此,比如大投入的重制游戏《生化2RE》和《FF7RE》,如果在同等工作量的情况下修改一下变成不同设定,改成《生化》新作和《FF16》,究竟会比现在卖情怀的作品名字,销量更高还是更低呢?
有的公司在卖情怀,而《艾尔登法环》则反其道而行,偏偏不叫《黑暗之魂4》。但我觉得这一步才是最好的,叫《黑魂4》可能反而会影响销量,而且我自己内心会觉得宫崎及其团队应该是不喜欢做续作,发展到《只狼》甚至连DLC都没有。
回到标题,一个游戏的品质会被名字所影响吗?最近有
相似的话题,我认为一些已经没有续作的系列,比如《寂静岭》、《恶魔城》、《忍龙》等,本来系列最后一作的质素就不够理想,真出续作就能重回巅峰?特别是《寂静岭》,各个作品之间联系又不大,差不多只要发生的地点叫“寂静岭”的恐怖游戏都能成为一款《寂静岭》,是真的值得那么大的期待?即使有大概率又是另一款普通的欧美恐怖游戏而已。
题外:如果要我在近来玩过的恐怖游戏中推荐一款,那就是XGP上有的《Visage》(面容),除了谜题超难外其他地方都做得不错,而别的欧美恐怖游戏大多就是恶心场面+Jump scar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