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为啥到这时候再看,因为流浪地球上映的时候,我并没有时间去电影院
前半段我眼睛还能集中在屏幕上,但经过了半小时的各种糟践,我就直接打开百度和豆瓣搜素当时的影评了,当然也包括本坛的影评
然后我发现大家对于流浪地球的批评主要在一些设定上,但我有自己的看法
第一,这部片子绝对不是一部好电影,甚至说不上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人物关系全靠自我介绍,内心感情输出全靠吼,剧情推动全部靠说,我突然发现这是一部有图像的广播剧
第二,这部片子人物塑造及其有问题,所有的人几乎都只有一种自己人物的表情和行为模式,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全亮的光照效果,加上场面虽大但舞台感巨重的特效场景,让我觉得这片子其实特效水平也就是个《九层妖塔》高潮部分的加强加长版,本质都非常的廉价和尴尬。
第三,说到终点的科幻设定,其实你们说太阳要爆炸,要吞噬地球,所以要把地球推离,我可以认,没问题
但就有了以下几个很反智的设定,以至于影响到片子这故事根基
其一,地球百万科学家,连聚变反应堆喷射推进器都做出来了,基本构建却要把城市放在发动机底下,这发动机如果推力失控或者爆炸,地球上大部分人岂不是瞬间灰飞烟灭。外加这么大推力的发动机,假设就是造出来了,地表的岩土层能受得了这推力?这么多多点输出的发动机卡在地壳薄弱的结构上,结果只有塌陷或者强大推力导致板块移动,然后地球行进轨迹完全不能受控。
其二,我们假设片子中那种方案能实行,地壳就是那么硬,板块就是那么坚固,完全不受到推力的影响,就那么让地球飞起来了,那么又有了另外一个问题,将这种反推式发动机置于地表,所有的推力都以喷射方式获取,那么它们在工作的时候肯定必然会将大量的空气吹向宇宙空间,用不了多久,地球就会变成一个几乎没有空气的死星,所以这搬运地球的意义何在?我是完全没搞懂。
其三,就算是以上都是我瞎说,发动机不会吹走大气,地球也不会因为喷射式发动机而表面瓦解,那么这么牛逼的科学家竟然不能计算出一条避开所有太阳系内行星,特别是木星这最大行星的轨道,就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地方了。再说了太阳系也就是个椭圆形,都已经在用反推式发动机的情况下,非要让地球走过木星引力圈挑战地狱难度,这不是扯淡么。
其四,点燃木星拯救世界就更有趣了,倘若木星的爆炸冲击波能推动地球这样质量的物质,那么受冲击力的那个地球表面可不是电影里掉几颗流星那么简单,基本上一个冲击波就能让地球表面没有任何空气,甚至地壳层基本就全部要完蛋。这里的解决方案简直就是侮辱我智商了,我只能是摇摇头。
有人说这片就是拍给中国人看的,那么在导演和制片人心中的中国人,就是一群故事看不懂需要片中演员口述,不喜欢昏暗场景,面对镜头必须大亮脸的一群初级观众,而且关于节奏运镜和剪辑的槽就不吐了,要说现在这个版本的编排,让我丝毫感觉不到场景有多宏大,人们有多艰辛。拍这部片的演员一定很累,因为全程都在吼。相比如果是美国人写感情戏,肯定会从小动作,小眼神,甚至一些隐晦和踌躇中表现人物的目的和选择。不是都说中国人含蓄内敛么?为啥面向中国观众的影片会拍的如此肤浅和糟糕。
以上也就是我的一些胡乱想法,字不成句,当然如果你喜欢这部片我也不会对你有什么看法,毕竟这部片只是在我的审美中,算是个有图像的广播剧而已。